大学阶段是人生最激昂的时代,也是最有冲劲的阶段。大学阶段的职业策划,最重要的是应该尽早确立自己长期的事业发展方向,不一定是具体在哪行哪业哪岗位的目标,但一定要有虽然模糊却有个大概轮廓的方向。然后,你再目标专一,通过学习“高筑墙,广积粮”。第一专业跟职业方向切合自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不是接着就应该有意识地策划第二专业的学习,接受相关的考试验证,以及找相应的工作机会实习,做好毕业后重新定位人生的强有力准备。
【2】根据职业方向选择专业发展方向
中国的大学不能自由换专业,所以,许多人常常把选专业形容为“一选定终生”。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俗话所谓“男怕入错行”。可是,在目前中国很多大学生之所以读现在这所学校和这个专业,并不是出于自我的人生策划,而由于是高考的专业调剂、父母的代选、学习成绩的客观逼迫……等等。
学校不够名牌?不喜欢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比较冷门?如果这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也不要妄自菲薄,这不是世界末日。
站的更高才能看的更远。如果人脉圈子是人生启航的帆,那么你的平台便是你所搭乘的船,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平台。而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也都需要一个优秀的平台,帮你驶到你想到达的海岸。
搭建人生的事业平台,是开放式人生的必然要求。
平台,不仅是事业之舟,更是人力资源转化为事业资本的转换器。一个真正的人才,必然善于将自己的人才平台变成事业资本,进而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人才与平台结合的方式,有三种常见的形式:搭乘别人的平台;主动转换平台;自己搭建平台。
(1)借船出海
没有平台,就没有用武之地,更谈不上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个人要想成功,要么自己动手搭建平台,要么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尽情驰骋的平台,除此之外,恐怕没有别的选择。
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借船出海可能是刚进入社会时最好的选择。
对于一个有志于成就开放式人生的年轻人来说,刚毕业往往各种人脉、信息资源都没有,也没有工作经验,但是为了以后的发展又需要进行有价值的职业积累。因此从找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要注意自己搭乘的是一艘什么船,要开往哪里去。往往第一份工作是决定人生方向的重要一步,所以这第一艘船一定要找好。借船出海,不是为了做混口饭吃的三流水手,而是为未来成为船长积累各种经验、能力、人脉。
这正是人生开放与封闭的重要区别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找好自己的第一个工作或定下来的工作方向,这是未来自己发展的平台和用武之地,值得花力气论证好,选择好。
(2)转换平台
对于那些各种资源积累都已经比较丰富的人士,往往有更多的选择自由。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东家,登上新的平台,也可以自己创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平台。
很多时候,对于一些成功人士来说,决定他们能否留在一个平台的关键因素,往往不是薪水高低,而是自己能否才尽所用得心应手,能否满足他们心中更远大的追求。这也就不难理解在我研究的众多成功者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高级职业经理人,毅然舍弃一般人羡慕无比的高薪和职位,甘愿从零开始,自己创业;甚至仅仅为了内心的激情,就主动更换门庭。
曾担任全球著名咨询公司毕博全球高级副总裁的黄辉,2005年毅然离职并空降中国著名民营企业均瑶集团,他就是一个善于转换平台的榜样。曾担任过微软中国和盛大总裁的唐骏,最近加盟新华都公司,创造了十亿期权的中国职业经理人“高薪神话”,他认为“一个职业经理人需要一个好的自身职业素质,还需要一个良好的职业环境。跟种子一样,有好的种子,没有良田,也不能生长得很好。”这个良田,就是我们说的平台!
(3)自建平台
早时候,中国流行这样一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借用过来:信息时代,平台就是事业之舟,要做事业,没有平台就必须自己创造平台。谁会搭建平台,谁就能在事业竞争中找到立足之地;谁的平台更高更强,谁就能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如果想自己创业,想成非常之功,想在事业困境中破除常规出奇制胜,则一定要善于自建平台。
我在珠海认识一位朋友。1993年,美国普渡大学硕士洪秀平带着妻儿踏上回国之路。可事业并非一帆风顺,海南、广州,洪秀平辗转就职,苦于找不到自己的职业方向。1998年,在一个美国朋友的鼓励下他来到珠海办了家教育咨询公司,公司开办不到三个月就散伙了。这是洪秀平回国后第一次真正失业。年近不惑,拖儿带女,家庭压力很大,洪秀平想应聘当英语教师,但当年珠海的外语学校只聘外教,求职无门。无奈之中,他就动了念头开一家英语学校,为自己谋一份职业,给自己建一个平台。
征得家人同意后,洪秀平先租房把家安置下来,把准备买房的资金注册办学,租下一家废弃的卡拉OK厅,办起平和国际语言村,当时是俱乐部形式,只有洪秀平一个专职老师、几个义工。为维持开支,学校卖过白开水和玫瑰花。办学初期,每个月洪秀平都担心微薄的收入能否支付房租和水电费。
1999年,珠海市政府第一期出国干部强化班聘请洪秀平任教,洪秀平首次采用了浸泡式培训模式,效果非常好,良好的口碑为英语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此后,他开始招收全日制学生。这是洪秀平回国创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终于找到了创业目标和方向,他的创业获得了成功,他拥有了供自己驰骋的事业平台。
许多时候,要解决新问题,就必须有新平台;要渴望自主人生,就必须搭建属于自己的人生平台。而只有能够善于自造平台的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的理想和意志,自主自己的命运。
所谓“站的高,才能看的远”。我们要看清人生的方向,就要选好自己的平台,不一定要多高,但必须是适合自己的。因为你的未来会随着平台铺展开去。
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学校不够名牌,完全可以用专业能力等更实在的“品牌”去证明自己;专业不好,可以跨专业选课,可以去试图拿双学位,可以在课余自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并找相关的工作实习机会。就算已经毕业工作,也可以自学和进修,可以慢慢积累经验换专业和跳行业。不要觉得那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一个人在大学四年真正放在专业上的学习时间不到一半,仅仅只以专业技能而言,你专心致志自学两年就足可以掌握。关键是,要有行之有效、符合现实的职业策划。
【3】“高筑墙,广积粮”,为实现职业策划做准备
确定好职业方向,选择完可以为你职业期望实现提供能量的专业之后。大学四年,大学生们接下来要做的是:专心致志,储备能量。
不久前拿到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的“一代武侠宗师”金庸曾感悟在国外的学习说:“一些外国的教授跟我说,你们中国的一些学生来留学,第一年很好,第二年就差一点,第三年更差,到毕业时最差。因为没有创新,只知道背书本,这个是没有用的,在电脑上一查就查到了,去图书馆一找就找到了,用不着你去背。
目前,中国的学生普遍性存在着“职业预备期”太短的问题,他们不一定是不想学习,不想提高全面的素质,但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能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此,我们也更需要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策划,获得自己将来能为社会认可、也能为自己认可的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最后,大学毕业之时,才能有“机遇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的收获。
【4】进行有价值的职业积累
对于刚刚工作几年的年轻人来说,最现实的情况是满大街找好工作,而不是好工作主动来找你。因此,如何进行有价值、步步台阶的职业积累,是职业策划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不反对也不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因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强调必须心态平和。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就是因为大学生没有相应的职业积累,这个职业积累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知识、意识,还包括相关的资源、人脉、经验、渠道的准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比尔·盖茨之类的人毕竟是少数特例,而且其实他在读大学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相关的职业积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还是循序渐进,因为全面丰收的季节永远是在秋天。
有个好的职业生涯,当然还要进行有价值的职业积累。
林肯有句名言:“我走得很慢,但是我从来不会后退。”
策划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就必须注意进行有价值的职业积累,就要把握人生当中决定性步骤,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少走弯路,不留遗憾,做最有效能的事情,千万千万不要浪费时间和生命。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一旦你认定某件事不可能取的成功,那么,你就算尽力而为,成功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因为你戴上了心理的镣铐,拒绝了超常的努力,所以也拒绝了奇迹的发生。而你相信一定能够做成某件事,并且是在自己擅长和适合的方向上,虽然不一定能够迎来完全的转机,但奇迹发生的可能性却大大增加。”
对于有一定心里自卑者来说,自卑正是他们人生的最大绊脚石。
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或多或少总会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就算是伟人也毫不例外:拿破仑矮小、林肯丑陋、罗斯福小儿麻痹。这些都是先天性的缺陷,不比学历、技能、知识、文化、性格等等,后天都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这些无法改变的缺陷难道都不足以成为令人痛苦自卑的源头?但他们拥有的是极其辉煌自信的一生!
炼成自信的第一要素就是:恰当定位,扬长避短,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信息:其一,正视自己的不足,不因差异而感到自卑,不为缺陷而感到烦恼,不让弱点影响你的成功;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把握和信任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形成优势,由此进行人生策划和人生竞争。
古人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我们不为缺点所纠缠的最基本办法,就是不要拿自己的弱项去跟别人的强项竞争,没有必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更没有必要为此苦恼和自卑:如果你喜欢打篮球,但你身高不够,也不要自责,虽然没有身高优势,但矮个子,重心低,练好控球技术后对那些高个子球员来说便很头痛了。博伊金斯只有165CM,但他照样在NBA立足。有时我们只需要的是改变,然后告诉自己:忘记那些缺陷吧,这不是你的原因,这不是你的目标,这不是你的道路,或者这对你无足轻重。
认识和定位好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和特长,就算你的长项不够顶尖,不够权威,但你总会有胜过竞争对手的地方,只要你善于利用,就能形成优势。
我在一次应邀的大学演讲中提到在职业突围中,自信心很重要。演讲结束后,一个同学向我提问:“我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我面对的是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有的问题:职业经验值几乎为零,没有特别突出的专业优势。每次应聘时,我都担忧自己不会被录用,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增加自信?”
我理解他内心的苦恼,但应届毕业生当然不可能像职场老人一样,拥有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因此,我建议他:“你是个很理性的人,所以你明白自己缺乏自信是因为简历和个人的职场说服力不够。其实这些信心问题可以通过定位来解决:
其一,目标不要好高务远,你不要集中心思应聘那些确实特别需要工作经验的职位,因为我们清楚自己需要一个成长期;
其二,可以扬长避短地做简历,没有职业经验,你可以表现自己有胜任工作的能力,没有工作业绩,你可以证明自己有从事该业的专业能力,譬如工科生的技术专利、文科生的著作文章。做好这个定位,说服力和竞争力就出来了,自信水到渠成。”
其三,可以有意识地先做一些你擅长的工作,做出成绩,做出业绩,向未来的你心仪的公司说明你有做好任何事情或工作的潜力,只要给你机会,你就可以给单位一个惊喜。
其四,需要做好人生阶段的定位,需要几个三年计划或五年计划,要达到人生的高峰,必须在每个阶段找准你的定位,大学毕业有大学毕业的定位,人到中年有人到中年的定位。譬如你想成为一位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你要计划先花三年成为一名助理经理或经理,再花三年成为成为高级主管或副总裁,再花三年成为高级副总裁或总裁甚至自己出来创业等。
恰当定位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你的信心成为信念。
信心和信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这从字面的意识都可以看出来:信心重在“心”——心理状态、心理感觉;信念重在“念”——理念和信仰,信心提升为信念,是让信心具有恒心的惟一途径。正如古罗马的诗人奥维德所说:“信念!有信念的人才经得起任何风暴。”
托"卡莱尔曾有句名言:“人有没有信念,并非取决于铁链或任何其他外在的压力。”信念和信仰的产生,只能依赖自我的人生定位和策划,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轴,通过扬长避短的定位,自己做自己的伯乐,才能进而拥有真正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