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国29条”的《意见》涵盖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可谓是近年来最全面的。
网民认为,中国经济走上复苏的必由之路在于真刀真枪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没有中小企业的复苏,任何关于中国经济复苏的预判都只是望梅止渴。网民期待《意见》中提到的政策、措施能够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新闻晨报》署名苏振华的评论指出,我国过去长期按所有制性质来制定法律和政策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彻底改变,重国轻民、重大轻小的管理思路一直存在,中小民营企业体制环境的发育是先天不足的。在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之后,这种管理体制所滋生的弊端日益显现,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负担重等方面。
文章指出,不平等市场环境,突出表现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今年上半年信贷投放达7.37万亿元,如此巨额的增量信贷投放,应该足以满足所有企业的信贷需求。但信贷资金并没有成比例地流向中小企业。今年各地“地王”屡现,资产价格逆势上涨,背后的推手是天量的信贷资金。指望目前的银行体系将资金输送给中小企业是不太现实的,中小企业天然缺乏担保能力,是不容易从大银行获得资信的。“一方面市场上资金非常充沛,缺少好的投资渠道,以至于流向资产市场,一方面中小企业又面临融资难。之间的矛盾,在于大银行体系之外,缺乏一个愿意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民间的中小银行体系。”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根本上在于建立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体系,这一点恰好是我国目前金融系统的瓶颈。”作者认为,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公平的“国民待遇”。我国中小银行发展滞后,一个深层次的原因是管理层担心信贷失控引发危机。这个担忧不无道理,但比管理层更关注信贷资金安全的其实是银行自身,只要监管得当,信贷风险是可控的。
这次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设立贷款公司。这些政策,不能解读为政府对中小企业给予了特殊的政策扶持,“目前政府开始着力打造针对中小企业开展服务的金融体系,不过是补上了营造平等金融环境这一课。”
新浪博主马光远呼吁对《意见》进行细化和量化,增强其可操作性。特别是在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减负方面,必须拿出“真金白银”的举措。
博文《扶持中小企业需真金白银》指出,《意见》涵盖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对近年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一次全面汇总和创新,一些举措的确抓住了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诸多政策空白和软肋。然而,反思近年来我们在中小企业扶持上的公共政策,可谓年年讲、月月讲,但令人遗憾的是雷声大、雨点小,鲜有动真格的举措。
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意见》提出的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要点,除了创业板块要落地之外,其它内容尚缺乏落实的时间表、对责任机构的量化指标等。很显然,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之前并非没有类似政策,而是这些政策根本没有落实。
网民希望,在对中小企业减负方面,一定要拿出清理不合理、不合法收费的时间表。在所得税等税种减免方面,应下决心尽快实施。“如果在这个特殊时刻,再在政策方面不动真格的,将危及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微观基础。”